近日,我院青年教师张诚在材料科学领域国际Top期刊《Corrosion science》(中科院一区,影响因子8.5)发表题为《Induced growth orientation deviation of Mg(OH)₂ by heat treatment to enhanc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Mg-Sc alloy》的高水平学术论文。我校冶金与动力工程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,张诚为第一作者,彭鹏和龙帅为共同通讯作者。

该成果聚焦镁合金耐蚀性提升新策略,系统研究了热处理诱导Mg(OH)₂腐蚀产物取向偏离的形成机制。研究结果表明时效处理可促使Mg(OH)₂由随机堆叠转变为高度有序的层状交错结构,显著提高腐蚀膜的致密性与耐蚀性;应力消除状态表现为部分有序形貌,耐蚀性居中;而固溶处理则导致晶粒粗化,生成疏松无序的腐蚀膜,耐蚀性能最差。机理分析表明,晶粒细化、织构弱化、纳米析出相钉扎以及表面能各向异性降低等因素的协同作用,驱动了腐蚀产物横向堆叠和致密膜的形成。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显微组织调控腐蚀膜生长取向的新思路,为镁合金的耐蚀性提升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应用价值。
据悉,《Corrosion Science》由爱思唯尔出版社主办,1961年创刊,是腐蚀科学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,致力于报道金属材料腐蚀机理与防护的前沿研究成果,具有极高的学术影响力与国际声誉。
论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corsci.2025.113271